老曹有鸡米,邀我到田家。歌舞醉春风,其乐何融融。
记者沿着219国道从喀纳斯向南,车行约700公里后,来到一座生活在25个民族的边境小镇塔城。
受当地俄罗斯大哥曹卫江的邀请,记者来到他经营的农场参加家宴。
曹卫江在院子里打电话联系亲朋好友吃饭。新华社记者李响拍摄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宴会,我们经常聚在一起,只是我家开了一家餐馆,非常方便!”老曹笑着对我们说:“是家里的亲戚,还有几个好朋友,你们也一起来,让你们更了解新疆。”
老曹和他的妻子马兰多年来一直从事餐饮业。在做生意的同时,他们致力于照顾和帮助残疾人。他们在当地很有名。马兰还被塔城工会授予“爱母”荣誉称号。
早上10:30不到,记者来到老曹的农场时,老曹的情人马大姐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在新疆塔城朋友庄园,马兰正在揉面,准备做哈萨克包尔萨克菜。
“我现在正在做的是哈萨克族的包尔萨克族,有一段时间我不得不做一个回族的油香。”马大姐揉了揉脸,对记者说。
包尔萨克是哈萨克族的一种美食,大致是用面团、酥油、牛奶揉成面团发酵,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皮,切成小菱形,在油中翻炒至金黄色。美味的包尔萨克风味柔软可口,是哈萨克族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小吃。
马兰在小院子的厨房里准备家宴。新华日报记者李翔摄
塔城位于塔额盆地北缘,土地肥沃,水量充沛,光照充足。这里生产的优质面粉、牛奶、蜂蜜、牛羊肉等原料孕育了塔城的美食。同时,塔城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交汇,形成了浓郁的民俗风情。
在新疆塔城的朋友庄园里,厨师买买提阿希拉尼亚孜买提做烤鸡。
在厨房的另一边,还有一个年轻人很忙。“这是我们的厨师,维吾尔族的买买提阿希拉尼亚孜买提,今天因为是我,所以他给了我一个帮手。”马姐姐告诉记者,买买提阿希拉曾经是天津新疆餐厅的厨师,后来和妻子回到家乡,来到老曹的农场工作,他的特色菜是烤鸡。
正在说话,一位老人走进厨房,开始忙着烧水。他叫毛尔江。他快60岁了。他曾经住在亲戚家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固定收入。得知塔塔尔族老邻居的生活条件后,老曹邀请他到自己的农场工作,管理食物、住房和支付工资,并监督他摆脱酗酒的坏习惯。
毛尔江在新疆塔城朋友庄园的厨房里很忙。
在老曹经营的农场和火锅店,工作人员包括汉族、回族、俄罗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等7个民族。塔城到处都是这样多个民族一起工作的情况。去老曹家吃饭的前一天,我们采访了一家当地的食品厂。在那里,九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一种名为“塔城奶酪袋”的食品,在全国各地销售良好。
“我们就是这样。每个公司和餐馆都有很多民族在一起。如果你想说你想找一家公司,那只是一个简单的国家,你真的找不到它。”老曹对记者说。
在新疆塔城朋友庄园,曹卫江正在整理农场的木栅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季节。
塔城是一个人口不足15万的小镇,由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25个民族组成。各族人民不仅一起工作,而且生活在一起:全市225个居民区形成了“你有我,我有你”的嵌入式生活模式。
就在马大姐精心准备美食的时候,客人们也陆续赶到:老曹的嫂子马玉红、嫂子木合达斯、姐姐方英、姐夫王金涛、侄女安娜、马大姐的表妹吕向红、好朋友、达斡尔族的宋瑞琪,以及两位擅长乐器的朋友:手风琴大师郭佳和新疆民族乐器热瓦普的表演者沙塔尔..
在新疆塔城的朋友庄园里,马兰的妹妹米娜儿(右)和表妹吕向红正在装修餐厅。
“我们家有六个民族,我是回族,我丈夫是俄罗斯人,我嫂子是维吾尔族,我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哈萨克族,另一个是汉族,我阿姨是锡伯族。”马姐姐告诉记者家里的情况。老曹本人也出生在一个多民族家庭:他的父亲是汉族,他的母亲是俄罗斯人。
在新疆塔城朋友庄园,马兰带着煮好的牛杂走进厨房。
这么多民族一起参加的家宴,对于去过很多地方的记者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但对于塔城和新疆人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密切交流,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以塔城为例,像老曹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有5000多户,全市不同民族的婚姻登记率达到20.9%。在老曹家所在的哈尔墩社区,不同民族的通婚家庭占30.7%——在新疆,各民族早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开。
曹卫江家的亲朋好友一起准备家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响摄
随着马大姐端上家宴的最后一道菜:罗宋汤,宴席正式开始。
在新疆塔城朋友庄园,安娜正在介绍当天家宴的美食。
俄罗斯女孩安娜,皮肤白皙,鼻子深,主动介绍菜肴:“在塔城,几乎每顿饭都有融合的特点。”这种手抓饭是维吾尔族的;油是回族的;列巴还有俄罗斯土豆和鸡蛋,是俄罗斯人的美食;包尔萨克族是哈萨克族的蛋糕。当然,我们俄罗斯人、塔塔尔人、达斡尔族等许多民族都会做各种各样的蛋糕。目前,这些民族正在崛起,未来可能会有其他民族美食加入。请期待。”
曹卫江(中)在家宴上。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响摄
“今天是家庭宴会。我们只是准备了一桌家常菜。”马大姐举起酒杯,说起祝酒词,“祝我们所有人身体健康。祝我们安娜快点找个伴侣,提前祝老公生日快乐!来吧,让我们干杯!”
曹卫江(中)在家宴上向亲友敬酒。新华日报记者李响拍摄
这句祝酒词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祝酒,也引发了人们对美丽动人的安娜未来幸福的热烈讨论。安娜的母亲方英也请记者帮忙关注合适的年轻人。“条件非常宽松,国家和工作都没有限制。”安娜慷慨地对记者说:“但有一个条件,我必须去塔城,因为它太好了,我不能离开塔城。”
宋瑞琪(中)在家宴上伴歌舞敬酒。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响拍摄
“酒筹交错,起坐而喧哗的人,众宾欢也。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悠扬的音乐响起,原来是俄罗斯叔国加和维吾尔族音乐家沙塔尔开始即兴表演,一首歌《怀旧塔城》释放了大家的心情,忍不住一起唱:塔城人热情好客/善良的心永不褪色/这里的笑声感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带着花的笑容和谐在这里永恒/手风琴冬不拉歌让你留恋一生...
在新疆塔城朋友庄园,国加(右2)和沙塔尔(右1)开始即兴演奏。
随后,维吾尔族舞曲、哈萨克族民歌、俄罗斯踢踏舞轮番亮相。陶陶然之间,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记者不禁动情起来,与大家齐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分不开/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在新疆塔城朋友庄园,马兰(右一)和妹妹米娜儿(右二)、朋友宋瑞琪和老曹的姐夫王进涛在家宴上跳舞。
屋外,春风吹绿叶;在房子里,记者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一场普通的家庭宴会,把记者带进了一个真正的新疆,一个民族和谐相处的新疆,这样的新疆,多么美丽!
马兰(左)和吕向红在家宴上跳舞。新华日报记者李响拍摄
宋瑞琪(后排左一)和米娜儿(后排左二)在家宴上随歌舞。新华日报记者李翔拍摄
马兰(中)在家宴上与亲朋好友一起跳舞、拍摄视频。新华社记者李翔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