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二阳”与甲流?网络流传的“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靠谱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3-05-03 12:11:48  浏览次数:9


如何区分“二阳”与甲流?网络流传的“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靠谱不?

近日

网上声称“二阳”的人越来越多

“五一”小长假将加速加速

新冠“二次感染”趋势?

许多人疑惑

如何辨别甲流、新冠、普通感冒?

有没有“双重感染”的可能?

广东多位临床专家表示,广东多位临床专家表示

目前在门诊接触

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

多为“首阳”“二阳”只是散发病例

而且“二阳”患者临床症状表现

比上次感染轻

此外,甲流患者临床表现较重

有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专家提醒

因为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

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理论上存在双重感染的可能性

因此,市民朋友不能粗心大意

坚持戴口罩,勤洗手

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甲流临床表现较重有“双重感染”的可能性

Q1:

目前,春季传染病频发,甲流、新冠、普通感冒如何区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詹少峰据说普通感冒、流感、新冠早期症状差别不大,表现为发热、喉咙痛、咳嗽、鼻塞、流鼻涕、食欲不好、全身疲劳、肌肉酸痛等症状,主要依靠核酸或抗原检测。

从本次接触的病例来看,部分甲状腺流产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整体临床症状较重,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症状较轻,部分儿童伴有结膜炎症状。但无论是哪种疾病,临床上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

Q2:

在此期间,“甲流”和新冠都偶尔出现,有人会同时感染两种病毒吗?

许多临床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及发热门诊主任李淑华他还表示,“甲流和新冠不喜欢对方”,这段时间还没有发现同时感染甲流和新冠病毒的儿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建峰也表示,门诊偶尔会出现新冠感染,暂时没有发现“双重感染”。

此前,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在甲流科普直播中,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都是呼吸道感染病毒,理论上有叠加感染的可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彭杰,疑难感染中心主任他说,最近一名男性患者的甲状腺流产和新冠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由于其他疾病的结合,患者的免疫力很低。与其他人相比,他的症状会稍微严重一些,伴有全身发热、疼痛等症状。”彭杰进一步提醒大家,虽然“双重感染”的概率很小,但也可能发生,所以要做好保护工作。

“二阳”临床症状较轻预计不会引发大规模感染

今年4月以来,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的数据,我国各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一直保持在1%以上,呈上升趋势。

在前来医院咨询的病人中,既有“首阳”,也有“二阳”。

詹少峰介绍,目前广州门诊新冠病人数量不多,有的是“二阳”,有的是第一次感染,以年轻人为主,有的是老年人。常见表现与以往相同,包括发热、肌肉酸痛、乏力、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一般来说,二次感染的症状比第一次感染要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增清呼吁家长不要太紧张。2022年12月新冠流行期,临床接待儿童多为轻度疾病,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

很多人担心二次感染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爆发?彭杰介绍,鉴于许多人已经建立了免疫屏障,新一轮疾病传播的速度和规模不会像以前那样“快”和“大”。

不要对二次感染感到恐慌少量接触病毒可刺激免疫免疫

如何应对自己或孩子的二次感染?

詹少峰建议,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首先不要产生心理恐慌,如果抗原阳性,证明或传染性强,建议在家休息,不要去拥挤的地方,同时在封闭的环境中戴口罩,降低沟通风险。

虽然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二次感染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但对于老年人和免疫力脆弱的人来说,每种感染都可能发展成严重的病例。詹少峰建议在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保持适当的社会距离,尽量减少与家中老年人和儿童的接触,如分餐、日常消毒等,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减少接触并不意味着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詹少峰说,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经实施了“乙类乙管”,防治措施不再实施隔离措施。对于体内有抗体的人,少量接触一些病毒可以更好地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体警惕新冠病毒的再次入侵。

李增清提醒家长,有先天性心脏病、脑瘫等基础疾病,5岁以下儿童是重点保护群体。最近,他们应该尽量少去拥挤的地方,保持经常洗手的卫生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和3个月内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果新冠阳性,建议及时就医。;3个月以上的儿童没有其他基本疾病。如果只有发烧、咳嗽等症状,可以在家休息,补充营养,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热药。如果他们持续高烧三天,或出现呼吸困难、精神抑郁等症状,他们需要就医。

网上流传的“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医生回应:“很不靠谱”

4月24日,“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在社交平台上流传。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传染病科主任医师李东曾表示,这本手册“很不靠谱”

▲网上传播“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

“自助手册”指导了新冠军的症状。例如,当儿童体温超过38.5℃时,交替服用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当眼睛瘙痒和炎症症状时,可能是新毒株引起的结膜炎,可以滴一些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来缓解不适;当腹泻不止时,可以服用蒙脱石散,短期内可以缓解症状;胸闷喘不过气来,可以吃一点维生素C

▲网上传播“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

李东曾指出,不建议交替使用退热药;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对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没有影响;高烧、呼吸急促、哮喘症状需要及时就医。目前还没有真正能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或保健品。“危重高危人群应及时到医院评估是否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与临床微生物科副主任医师李冉说,这本手册不科学。“不建议交替服用退烧药,发烧时多喝水,避免脱水。此外,在这个季节,眼睛瘙痒的症状需要确定是否是过敏引起的。病毒性腹泻不建议使用止泻药,可以使用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口服补液盐。”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

2022年12月,国务院联合防治机制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家庭治疗指南》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家庭治疗提供了常用药物参考。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还发布了《新冠肺炎康复指南》,为公众提供了参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