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金融媒体中心记者 柳娜
平凉,火了!
锦绣中国幅员辽阔,群山连绵,巍峨。5月1日晚,中央广播电视台CCTV-1“新闻联播”栏目结尾,带观众领略了美丽的中国。平凉市孔洞山风景区以一组航拍镜头出现在观众视野中,层层古刹点缀在群山之间。它是伟大而壮丽的,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熟悉而新鲜的孔洞。
平凉,火了!
借助2023年全球旅行社大会给平凉带来的热度和流量,“五一”期间,平凉放大了节日效应,策划了80多项文化旅游活动,如风、火,将热情之火燎原。“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市接待游客89.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1亿元。
全域同频为游客营造诗情画意的美好体验平凉是一座渗透唐诗宋词的千年古城,艺术与旅游在平凉为游客营造诗情画意的美好体验。
踏卷寻芳,在平凉,参加一次优雅的集会。4月29日,市图书馆与平凉广城大酒店、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举办了“世界阅读日-诗歌游园会”,集“欣赏、学习、快乐”于一体,走向人们的内心深处。朗诵艺术家深情朗读《平凉赋》《庄子》• 在《春江花月夜》中,引起游客共鸣,他们轻声朗诵;古筝、笛子等乐器同台演奏,符合意境,增添美感;还有独特的旗袍表演和团扇表演。。。诗歌与各种节目相连,让游客感受到城市的诗情画意和悠长的文脉。
品茶听戏,在平凉,在戏曲中读尽人间幻梦。秦腔《下河东》《忠保国》《清风亭》《金沙滩》..............一幕幕精彩的戏剧轮番上演。平凉秦腔表演艺术家以娴熟高超的表演技巧、节奏鲜明的情感把握和丰富多彩的人物造型,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秦腔从泥土中长出来,浸透着春风,漫向平凉的山川,让热爱戏曲的游客深深陶醉。
抚琴赏花,在平凉中,在无边的春景中感受中国文人素雅简约的艺术追求。在静宁县石铺万亩梨园,音乐表演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体验,让游客大呼“过瘾”。淳朴的乡风民俗,醉人的梨花仙境,优雅的文艺表演,许多游客来到梨花,因为花间动人的琴音流连忘返。静宁县精心打造梨花节。通过梨花节的载体,将文化、观赏、休闲融入整个活动,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欣赏“梨花淡白柳深绿,柳絮飞花千树”的美丽画面,使梨花节从单一的视觉艺术向精神艺术发展。
在平凉大地,许多艺术活动次次登台。“赞美二十大。•奋进新平凉”千场文化惠民演出、孔洞乐器演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赞美劳动美”•奋进新征程”-“五一”文艺表演,“笔墨飘香赞劳动•文艺礼颂党恩典雅集..让游客在平凉享受高品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的同时,触摸到平凉深厚的文化内涵。
心不止于此。一朵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的春满园。
5月1日晚,2023年平凉中心城区啤酒文化节开幕。酒花飘香,光影辉映,平凉开启“五一”激情嘉年华。
“五一”平凉,艺术 旅游,体育 旅游,康养 旅游...大量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涌现,多业态、多场景的旅游形式让平凉大地魅力四射。
贴心服务让游客看到平凉“宠客”的诚意“所有具备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军事机密单位除外)在非工作时间(5月1日至3日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20点)免费开放内部停车场,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免费停车提示标志。您只需配合车辆信息登记等日常管理服务,即可放心停车;对于在孔洞山景区旅游的外国车辆,如因不熟悉道路情况而违反限行禁行规定,逆向驶入单行道,未按导向车道行驶,违反规定临时停车,但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只提醒纠正,不予处罚……”
“五一”假期,平凉市公安局孔洞分局这封“致广大游客朋友的公开信”温暖了外国游客的心。
对于游客来说,旅行不仅要看沿途的风景,听有趣的故事,还要找到精神上的支持。游客心中的幸福从何而来?独特的风景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重要的环节。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熨烫服务是吸引人、留住人的“硬软件”。
据报道,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今年“五一”假期,平凉市委、市政府提前规划,精心准备,全面加强旅游服务保障,以最大的诚意、最实际的措施,确保游客在平时旅行、生活、吃、玩、旅行舒适,让游客“不想去,也想来”。
龙头景区孔洞山提前部署,为大型旅游团队提供优质、高水平的服务,如提前购票、有序指导;海寨沟旅游度假区增加票务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热情指导;大云寺•在精心安排工作的基础上,王母宫景区以“热情笑脸、亲切问候、贴心服务”为服务要求,让来平的旅游团安全、有序、便捷地游览景区。
“当我们旅行时,我们最担心的是停车不便、景区拥堵、服务差等不愉快的事情。平凉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真诚和真诚。”山西游客王志龙竖起大拇指说。
服务是无穷无尽的。市文化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孔洞山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唐长宁表示,平凉文化旅游市场火爆,增加了发展的信心和力量,继续提高服务质量,弥补不足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客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标准,为城市经济社会优质发展贡献文化旅游力量。
平凉,从细节上关注的贴心服务,让游客看到了“比风景更美的风景”,让游客看到了平凉“宠物”的诚意,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游客蜂拥而至的冲动和激情。
“宠物”的诚意不仅在于游客停车的细节,更在于旅游的每一个环节。
“环西部火车游”恢复开通• “孔洞”假期期间,两列专列来平,将平凉景区“串珠成链”,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关于它的故事也于5月2日出现在《人民铁路报》上。
民俗、露营、自驾、健康度假、高空探险等“ “旅游”一批示范项目的兴起,回应了游客的关注和期待。“听文化,看风景,在海寨沟旅游度假区体验水漂流等有趣的项目。在安静和移动之间,旅行变得有趣和亲密。”来自宁夏的游客李晓生说。
“平凉是一座来了就不想去的城市。”游客对平凉的爱从这个“五一”开始。
平凉拥有生态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经过几年的蛰伏和深耕,终于获得了自己的人气和甜美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