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长大就好”——这句话,经常能听到身边的父母说。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这句话,让孩子这样长大,你会发现以后的问题越来越大。
特别是以下三件事,如果你不教,以后很少有人会耐心地提醒孩子。
1没有人会告诉孩子:他不受欢迎
“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很好,但总是不受欢迎?”
这是一位母亲在留言中问的问题。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这个孩子真的很优秀,在班上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各科老师眼中的尖子生。
但是同学相处的时候,矛盾频繁,要么让女同学哭,要么戳其他孩子的痛苦,而且他们很有竞争力,班上的同学不喜欢和他玩。
巧合的是。一位大学生读者朋友也抱怨说,她有一个很难相处的室友,经常导致宿舍里的冲突。
室友喜欢熬夜,最喜欢在睡觉前刷短视频,音量大,一边看一边笑;每天早上设置7、八个闹钟,从六点开始响起,吵醒了除她以外的所有人。
其他室友反复提醒,失败了,最后大家都默契地减少了和她的相处。
在集体生活中,除了学习,孩子和同学相处也很重要。小学生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深深影响着孩子的群体生活体验。
进入社会后,孩子的许多习惯和态度决定了他的受欢迎程度。
一般来说,那些“不受欢迎”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这些特点: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不喜欢换位思考,不在乎别人的感受;
爱戳人的伤疤,揭人的短处;
总要在言语上分高低,不懂观察言观色;
冲动易怒,难以控制情绪...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总结,就是情商有点低。
像这样的孩子在交往中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因为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假设你周围有这样一个低情商的同事或朋友,你不会主动提醒他,你只会认为你和他不是一路人,最终选择逐渐疏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父母需要及时引导与他人相处的问题。虽然他们不必让他们的孩子成为每个人的爱,但至少不要让他们不受欢迎。
我们会从孩子们的交流中发现,那些受欢迎的孩子,优秀的成绩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如果他们有同理心,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处理纠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这样的孩子,可以发展一种健康的人际关系。
因此,要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情商,就必须保护孩子天性中纯洁善良的珍贵品质,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教他控制情绪,尊重他人。
在大多数人际交往中,真诚和善良就足够了。
2没有人会告诉孩子:他的社会适应能力非常有限
一位人力资源朋友曾在面试过程中谈到有趣的事情:
他曾经遇到一个毕业半年的男孩。面试时,他的父母陪着他。男孩的母亲甚至想跟着他进会议室,但他拒绝了。
这种事情在他的工作中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他告诉我,在今天的工作场所,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不够独立。在工作中,他们工作挑剔,受不了一点批评,逃避责任。
总而言之,心理脆弱,能力有限。
在生活中,父母比其他能力更关注孩子的学习: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就可以放慢脚步,等待。
当孩子们进入社会时,他们发现测试一个人的标准,教育只是一个方面,更全面的调查。
有的孩子不够独立,有的孩子没有锻炼心理韧性,有的孩子没有责任感...
这就导致了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生活方面表现特别差。
如果孩子们不知道如何与社会相处,就很难走远。
日本有一部老纪录片《狐狸的故事》。当小狐狸刚长大时,老狐狸毫不犹豫地选择把它们从家里赶走。被赶走的小狐狸眼里充满了悲伤和无助。
老狐狸看似冷漠无情,但这就是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依靠他的父母,他就永远不会长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孩子离家之前,父母应该完成教育,给孩子控制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身边有一位母亲,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做自己该做的事:3岁的时候,房间里的垃圾让他自己倒;4岁的时候,教他叠衣服;5岁的时候,让他每天准备上幼儿园的东西...
当老人看到孩子的小背影做这些事情时,他感到很难过,但他的母亲说:“帮助他养成这些小习惯。当我们长大后,我们不必担心他不能好好照顾自己。”
这些小事锻炼的是孩子做事的自信,独自面对世界的能力也在一点一点地锻炼。
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给花浇水,施肥,看到它慢慢长大,感到快乐,这就是爱。”我们把一朵花掐下来,放在口袋里,这被称为占有。”
这种占有不是保护,而是伤害。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不要折断他的翅膀,不要让他飞。但在他准备离开你之前,教他适应社会和与世界相处的能力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
3没有人会告诉孩子:他没有受过教育
一位最近相亲的年轻朋友对我说:
吃饭,虽然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但却能看出对方的修养。
对对方的初步评价一般是在吃饭的时候,比如用餐前的礼仪、用餐时的习惯、对服务员的态度,都可以看到他们的修养。
细节最能看到性格。
这让我想起了和朋友共进晚餐时的一个插曲。我朋友7岁的儿子可能饿了。他拿着筷子敲碗,迫不及待地等着食物上座。
朋友看到这一点,立刻拿下筷子,对他说:
“在餐桌上敲碗敲盘子,很不礼貌。”
“如果长辈不动筷子,我们就不能吃。”
服务员给孩子换盘子时,朋友还引导孩子说:“谢谢你。”
当我第二次和孩子同桌吃饭时,我发现朋友教的这些规则已经成为孩子的习惯。
父母经常问我们如何抚养一个受过教育的孩子。事实上,教育隐藏在待人接物的细节中。
当孩子第一次在长辈面前骂人时,你有没有及时批评他?
当孩子第一次在幼儿园欺负同学时,你有没有让孩子及时道歉?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时,你有没有认真制止他?
当孩子野蛮时,几乎没有人会坦诚地告诉你——你的孩子很不礼貌。
只有及时被父母发现和教育,孩子才能学会做人的规矩。
近年来,“熊”儿童事件在这个社会中屡见不鲜。
有的在高铁上大吵大闹;有的在电影院大吵大闹,踢前排椅背;有的损坏亲戚家乐高,手工制作;还有划伤别人车的人...
事实上,孩子们淘气,喜欢在公共场所制造麻烦是正常的,毕竟,孩子们不能按下暂停坐好机器。
人们更关心的是父母的态度。
为什么许多孩子总是鄙视规则,言行没有规则,反复教学,主要是因为父母忽视规则,一直在为孩子找理由,找借口。
在父母看来,别人的善意劝说已经变成了指责和批评。与孩子相比,父母更需要点化。
当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时,我旁边会坐着一些不安的孩子,但父母会及时劝阻和安慰,一两个小时的电影,旁边的观众可以安静地看。
孩子是熊是好,不是孩子之间的差距,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孩子12岁前的教育非常关键。合格的父母从不以年轻为借口。他们既不失去爱,也不缺乏纪律。他们教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孩子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管好,不能视而不见。
只有有原则的父母才能养育有规矩、有礼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