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死于病毒感染,四名亲属阳性;
唐山疾控最新提醒;
详情如下:一人死于病毒感染,四名亲属阳性!
70岁的老太太被蜱虫叮咬后感染,不幸去世;做完饭后,四个家庭相继出现发烧、腹泻等症状。
4月25日,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这四名患者均为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很可能是接触老太后感染。
皮肤镜下患者体表活蜱(长江航运总医院图片)
前不久,浙江绍兴新昌王女士(化名)的母亲上山采茶后开始发烧腹泻。几天后,她没有好转,意识模糊。她被送往当地医院,但没能获救。
老人去世后,王女士和妹妹为母亲擦了擦身体,穿了寿衣。做完饭后不久,王女士的家人和妹妹相继发烧腹泻。王女士被送往浙江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时,意识模糊,被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
经医院检测,四人的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呈阳性——这是一种以蜱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病毒感染。医生推测,老太太上山采茶时可能会被蜱虫叮咬,症状出现后未能及时就医,并将病毒传递给家人。
浙江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医师介绍,新型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中国,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蜱虫叮咬,可以每个人传播。接触感染者(及尸体)的血液、体液和呕吐物后,感染的概率非常高。
记者了解到,新布尼亚病毒可引起全身感染,最常见的是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严重休克、多器官衰竭、脑炎或心肌炎,导致死亡。
王女士等四人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有所改善,但王女士并未完全脱离危险。
蜱虫主要生活在野生植物茂盛的地方,以吸食老鼠、鸟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为生。每年5月至10月是它们的活跃期。专家提醒,在野外,我们应该避免在草地、森林和其他地方长时间坐着、躺着、玩耍。最好穿长袖衣服,收紧裤腿,不要穿凉鞋,并采取防蚊措施。如果被蜱叮咬,不要强行拉出来,容易造成蜱口器、前肢等断裂,留在身体表面,用酒精涂抹在蜱头上,让其松口脱落,或去医院治疗。
唐山疾控最新提醒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随着季节的变化和人群的大量流动,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呈上升趋势。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为了引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小口罩进行了温馨解读
1、应佩戴口罩的情况或场景1.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期间。
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鼻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3.到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
4.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5.医疗、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在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工作。
2、建议戴口罩或场景1.乘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2.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站等环境封闭、人员密集的地方。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到室内公共场所。
4.参加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