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的预防-吉林疫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3-04-29 20:43:26  浏览次数:9


近年来,全国新冠疫情持续稳定,“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加,夏季临近,病毒性腹泻、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即将到来,享受与亲友安全健康聚会的美好时光,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节假日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病。

01注意手卫生和咳嗽礼仪

经常洗手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手被污染后,要洗手;做饭前、饮食前、排便前、护理老人、儿童、患者前、触摸口鼻、眼睛前,要及时洗手或手卫生;外出回家后,护理患者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清理垃圾后,排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及时洗手或手卫生。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帕捂住口鼻,无纸巾或手帕时用肘部代替,使用后的纸巾应扔进垃圾桶。

02科学佩戴口罩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环境封闭、人口密集的地方时,建议戴口罩。以下情况或场景也应戴口罩:新冠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发热、咽痛、咳嗽、流鼻涕、肌肉酸痛、疲劳等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生活、工作或学习社区、学校聚集疫情;到医疗机构、陪同、陪同、探视;外国人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儿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的医疗、餐饮、清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

03做好通风消毒

传染病患者一旦出现,应考虑对其环境、经常接触的物品,甚至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科学消毒。以手足口病为例,婴儿尿布应及时清洗、暴露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卧室应经常通风,经常晒被子;婴儿奶瓶、奶嘴、餐具应充分清洗消毒;家庭治疗儿童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父母应及时干燥或消毒,及时消毒粪便。

04如有出行安排,应提前做好准备

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做好预约,错峰出行。旅行前,准备足够的口罩、免洗手液、酒精棉片等防护用品。要加强个人健康保护,如发热、咳嗽、乏力、腹泻、呕吐、腹痛等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避免带症状出行。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减少出行,不建议安排远行。如果自驾游需要提前做好出行策略,避免疲劳驾驶,尽量减少聚集,减少封闭空间的停留时间,坚持常通风。在自驾游途中做好健康保护,加强车辆通风消毒,保持合理的人际距离。在服务区下车休息时,不聚集,不聚集。

05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5月至10月是我国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高发的月份。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外出就餐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或餐厅。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收集,不吃不明野生菌和野生植物。不要吃未煮熟的食物,不要消毒的牛奶。不要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选用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离。

06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联赛的有效措施之一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变化,现阶段是否需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应根据感染情况、既往接种史、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

(1)如果之前没有感染,也没有完成既定的免疫程序,未来仍有感染和发展成严重疾病的风险,我们需要积极完成新冠疫苗的接种。

(2)对未感染的18岁以上人群,在完成基本免疫3个月后,可实施第一剂次加强免疫。

(3)在之前的疫情中已经感染,但在感染前尚未完成基本免疫,需要在感染3个月后及时接种。